11月28日7点30分到8点,鲁东公证处主任霍良伟做客《民生热线》直播间,就服务民生新举措、提高公证服务效率和质量等话题与听众进行交流,副主任宋文君,科员姜东祥、李翠参加了节目。
霍良伟介绍,2019年,鲁东公证处继续强化服务民生工作:坚持免费咨询、上门服务和提供公证法律援助;推行网络在线服务,当事人可以通过公证云手机APP、微信公众号、鲁东公证处官方网站、中国公证协会百家公证网的在线申办入口预约办理公证;制作“最多跑一次”宣传册并上架公示;将服务评价系统与办证系统联动,评价数据可随时调取、打印,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公证缴费多模式、多渠道、全方位;对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在符合办证程序的前提下提供便利或上门服务,对办证要求迫切的,急事急办,为当事人提供“店小二”、“保姆式”、“点对点”服务。
听众徐先生多年前以父母名义购买了房改房,当时其父表示将来房产归徐先生所有并进行了遗嘱公证,但母亲去世后,父亲将该公证遗嘱撤销,还将房产过给再婚妻子,想咨询父亲是否有权撤销此公证遗嘱?
霍良伟主任答复:徐先生父亲依法有权修改、变更、撤销此公证遗嘱。
听众马女士咨询,办理遗嘱公证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科员姜东祥答复:需携带立遗嘱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不动产证、土地证、受益人身份证复印件等办理。
听众刘先生咨询,想把父母去世后留下的无不动产证的拆迁安置房过给自己,通过公证能否办理?能否到公证处查询父母生前是否做过公证?
科员李翠答复:经了解,这套房子目前还没有确定地址,所以无法办理公证。为保护其他继承人权益,目前不能查询父母生前公证信息,但如果刘先生有继承权,一定会通过其他渠道被告知。
另外,还有听众咨询“小产权房能否通过公证买卖”、“遗产继承公证可否委托他人办理”;“母亲是否有权处置已去世儿子名下的房产”、“子女赡养父母能否通过公证强制执行”等问题因时间关系未能接进直播间,节目后上线单位工作人员将联系听众进行答复,详情请关注近期《民生热线》反馈。
《民生热线》栏目简介
《民生热线》是烟台市委宣传部、烟台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烟台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与烟台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一档政务监督类热线直播节目,是烟台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政府与百姓沟通交流的两条主渠道之一,被誉为“官”与“民”对话的“金桥”。
《民生热线》节目的宗旨是“让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目前共有129个单位轮流上线。节目通过热线电话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现场解答市民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权益、社会保障、生活环境等热点民生问题,在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成为社会矛盾的“解压阀”、党风政风的“监督岗”、和谐社会的“助推器”,广受百姓赞誉。节目开办17年来,累计播出8000多期,接听听众电话10多万个,回复率达到100%,处结率和听众满意度都达到了97%以上,切实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民生热线》节目先后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广播电视“十佳栏目”,先后四次被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评为“全国广播类10强品牌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人民日报》、《中国广播》、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都对这个节目的成功运作进行过专门报道。
关注民意民生 搭建沟通桥梁
优化发展环境 建设和谐烟台
全国广播民生影响力十强栏目
——《民生热线》
聆听心声 服务民生